插畫動畫系的大一總評
藝術科系沒有考試,取而代之的是報告和作品總評比。讓人緊張的是,比起從小考到大的試,交出大一課程所創作的所有作品與過程,沒有範圍也沒有正確答案。
先來說說藝術史課的期末報告,字數要求是2000字,上回的兩倍。這次的主題多元,每個人可依自己的興趣,從上課介紹過的七個插畫藝術設計領域擇一來寫,包括:Reportage(記錄性插畫)、Sensory Design(感官設計)、Information Design(資訊設計)、Comics and Visual Narrative(漫畫與視覺)、Interaction Design(互動設計)、Spatial Design(空間設計)、Play and Participation(玩與互動),完整題目放在圖片區。
學期中也有兩個小總評。那次,是帶著全部課程作品和過程到導師辦公室,跟個人導師一對一翻閱和討論。20~30分鐘內,老師會講解作品的不足和可以改進的部分;詳細的敘述評分標準,現場打分數。過程輕鬆,老師會像朋友的詢問對於課程的想法,遇到的困難,等等聊天般的問題。我當時總體拿到C減,其中有一顆還拿了D。大家都拿到差不多的成績,老師說,大一不會給B以上,因為還有兩年的進步空間(英國大學三年制)。為什麼要有期中的小總評呢?目的是讓我們在最終的大一總評作品和過程更完整、有機會可以改進和對評比方式和成績更有概念。
最終決定學生有沒有能力升上大二的總評,除了要提交所有改進過的作品和過程,還多了一項作業「如果我有更多時間」運用復活節假期,針對所有課程project,選擇一個最有興趣或當時沒能達到理想的項目,做更深入的研究、測試。
在指定的總評日前,將任何作品相關電子檔全數上傳,全部紙本作品過程分門別類、標示清楚的放在大黑夾裡,再選擇三個最滿意的project成品展示在桌面上。過程中,老師們都在教室,同學可以把握最後的機會跟他們討論。其中一位老師跟我說,整個總評都是妳展現自己這一年所學的機會,除了所有的作品過程,如何呈現、方不方便評分者翻閱、整體質感都很重要。他建議我,用統一的logo和顏色來分類,可以讓整體整齊有質感,增加第一印象分數。
將作品放好、擺好後就可以離開了,一星期後再收回,然後靜候一週後的線上成績和評語。
就這樣,大一告一個段落,剩下的是分數出來後,與個人導師最後的一對一討論。
(圖一、藝術史期末報告題目。)
(圖二、分類作品中...)
(圖三~五、同學們展示作品。)